集音乐、舞蹈、戏曲、服装于一体的展演《中华颂·雅韵》于2013年11月14日晚在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上演,该场演出由中国音乐学院、北京舞蹈学院、中国戏曲学院、北京服装学院共同培育组建的“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”举办。 整场展演时长约一个半小时,包括12个节目,分别是:京剧联唱《行云流水》、中国古典舞《相和歌》、服装表演《汉服》、女声独唱《梅花引》、筝 与舞蹈《高山流水》、昆曲《牡丹亭》、戏舞情韵《贵妃醉酒》、器乐与舞蹈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中国古典舞《秦王点兵》、民乐合奏《夜深沉》(京剧曲牌)、 服装表演《敦煌主题服饰》、京剧舞蹈《擂鼓战金山》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也,二胡演奏家宋飞,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振义,第十一届CCTV模特电 视大赛冠军李蔚语,2013年度中国“十佳”职业模特王旭等名家参演。 传统性、融合性是整场演出的两大特点。全场的12个演出节目,都是通过音乐、舞蹈、戏曲、服装的形式来演绎中国民族艺术,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。 “创意融合技术,设计传承文化”是整场晚会的突出亮点。本场演出中,多媒体技术发挥了重要的烘托作用。在器乐与舞蹈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节目中由我校艺术设计学院采用全息影像技术,将唯美的民族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,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京剧舞蹈《擂鼓战金山》中,演员擂鼓、武打以及翻跟斗技术十分了得,观众掌声叫好声不断,为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 2012年,教育部、财政部联合启动了“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”。根据文件精神,在北京市教委的悉心指导下,由中国音乐学院、北京舞蹈学院、中国戏曲学院、北京服装学院等四所在全国具有“唯一”特性的最高艺术学府强强联合,共同培育组建“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”。中心将以国家的文化需求为导向,以培养民族艺术优秀人才为核心,整合四所艺术院校的创作资源,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,深入开展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有关重大问题研究,实现音乐、舞蹈、戏曲、服装等艺术资源的融合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、艺术创作“四位一体”的创新能力,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,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贡献。 |